第1章
關燈
小
中
大
民國十四年,上海。
歐式高腳桌上的華生牌電扇呼呼地轉著,可這風力實在有限,無法驅散流竄在空氣中的悶熱。電扇是今年的新品,銅綠色的底座,鋁制的外殼裏有四片扇葉子。
杜加林站在穿衣鏡前,正在努力地扣香雲紗小馬甲的扣子,無奈胸前鼓漲漲的,最後一顆扣子怎麽都扣不上。這一年的上海還沒開展天乳運動,女子仍以束胸為美。等過幾年,隨著阮玲玉在電影裏佩戴義乳,胸罩才能流行開來。
杜加林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七天了,到現在她還是想不通自己為什麽穿到了民國。她一邊系著扣子,腦海裏又重現出七天前的情景。
七天前,她還在2017年,當時的她正在七教301上課,當她講到希波戰爭史第二卷 的時候,講臺上的燈管突然砸了下來,穩穩地砸在她的頭頂,杜加林頃刻就倒在了講臺上,那是她從牛津回國的第三個月,希臘史的課才講到第四周。
再醒來時她已經躺在法租界廣慈醫院的病房了,周圍白花花的一片,滿屋子彌漫著醫用來蘇水味,一個典型高盧人長相的白人醫生操著蹩腳的中國話對她說,傅太太你終於醒了。
“傅太太?”杜加林掙紮著坐起來,茫然地看著四周,床頭櫃上有面玻璃鏡,她抄起來照自己的臉,單眼皮腫眼泡,眼睛狹長眼尾略彎,標準的桃花眼。她本人可是大歐雙,好多人一看到她的雙眼皮就問她是不是在醫院割的。鏡子裏的人不是她,可她的靈魂確實附著在這個身體上。
當時的杜加林宛如哲學家附身,思考著最基本的哲學問題:我是何人?我置身何地?
她用並不熟練的法語問醫生:excusez-moi, en quelle année sommes-nous?杜加林學了六年的希臘語,對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也算有些了解,但這些僅限於閱讀層面,她幾乎沒開口說過法語。
醫生楞了一會兒才領會她的意思,從門口的報刊架上拿了一張法語上海日報遞給她。
上面的日期寫著: juillet 1925。
1925年?杜加林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,真的很疼,並非在做夢。
“少奶奶,你終於醒了。”床旁椅子上一個穿著翠色衣褲梳著麻花辮的姑娘邊揉眼睛邊說道,她剛才不小心趴椅子上睡著了,這時才註意到病人醒過來。
杜加林把頭轉向她,“我怎麽會在醫院裏?”
“您應該是不小心踩空,從二樓摔下來的,我發現您的時候,您已經倒地不醒了。我當時害怕極了,就去報告了老爺,是老爺派汽車夫把您送到醫院來的。”說話的姑娘叫小翠,是傅家的小丫鬟。
“可我怎麽什麽都不記得了?”杜加林一邊摸著頭痛苦地說道。話是假的,可痛苦是真的。
對於杜加林連自己都不知道是誰這個行為,醫生歸結為腦震蕩的典型癥狀,多臥床休息,不久就能恢覆過來。
醫生走後,只剩下杜加林和小翠在病房裏。要想知道自己是誰,只能從小丫鬟下手了。
“少爺呢?”小翠提了老爺卻沒提少爺,可有少奶奶就得有少爺,莫非這少爺沒了。
“少爺去英格蘭讀博士了。” 說著,小翠豎起三根手指頭,意思是去了三年了,“您真的都不記得了嗎?”
哪裏是不記得,明明是不知道啊。
在醫院裏,杜加林接受了自己靈魂附著到別人身體上的事實,但這身體的主人是誰,她是出院後才弄清的。
杜加林當天傍晚就出了院,她是坐黑色八缸七座林肯轎車回到傅公館的。這輛車在當時絕對算是豪車了,在民國十四年只有大富之家才開得起汽車,舶來的汽車貴,油費更是不便宜。雖然二十一世紀的油價總是被嫌貴,但跟民國一比,絕對是小巫見大巫。
杜加林那天從醫院出來就見到了傅老爺,也就是原主的公公。她從醫院由小翠攙扶出來的時候,傅老爺坐在駕駛位後面隔著玻璃窗同她點頭示意。雖然杜加林只看到了傅老爺的一張側臉,但她一眼就認定這是一個高大且氣派的中年男人。
司機下來為她開門,杜加林和小翠坐在第二排。
路上,傅老爺並沒有詢問她的病情,只叮囑她要好好養病。他並沒叫她的名字,而是稱她為兒媳。
傅公館在法租界的富人區,門口有四棵高大的廣玉蘭,院墻上釘著一塊牌子,傅公館三個字很是顯眼。院子由三幢仿哥特式的洋樓和花園網球場組成。正中的洋樓是三層,由傅老爺和他的姨太太們居住,左邊的兩層洋樓是傅家少爺和少奶奶在住,也就是杜加林即將要住的地方;右邊的那一幢主要用來待客,設有舞池臺球廳會客室等,後廚和傭人房隱在樓後。
快下車的時候,傅老爺同她說,念之已經從英格蘭啟程了,不久後就要回國了。
念之?傅念之?傅與喬,字念之。
莫非她穿到了傅與喬妻子的身上?
傅與喬是誰?近代歷史上的房地產大鱷,最早以私人名義大規模建造廉租房的人。在近代經濟史上,傅與喬是繞不過去的人物。
如果她沒記錯的話,1925年夏,傅與喬學成回國。
她不會記錯的,她怎麽會記錯呢?
杜加林的自信並非來自於她歷史系出身。
事實上,她對民國史的了解並不比其他專業的學生強到哪裏去。讀本科的時候,無論是中國史還是世界史,一涉及到中古史以下杜加林就失了興趣,後來去牛津也是研究的希臘羅馬史。關於民國的內容,她只在大二上學期的中國近代史必修課學過,還經常翹課。
但這一切都不妨礙她對傅與喬生平的熟稔。
中國的大學生,鮮少有不知道傅與喬的,幾乎每個大學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築和獎學金,而針對中國留英研究生的傅喬獎學金更是堪稱豐厚。
杜加林本科畢業後去牛津讀了四年phd。如果沒有傅喬獎學金,杜加林是不可能去牛津讀書的。英國大學的全獎對非歐盟的國際生向來不算大方,尤其是文科博士,杜加林並沒優秀到在牛津成為例外的地步,她只申到了ors獎金,雖然學費降到了和本土學生一個水平,但她仍舊付不起。父母各自組織家庭,她不能去麻煩他們,她手上只有老祖母留下來的一套舊房子,那是她的念想,也是不能賣的。
傅喬獎學金每年提供給她一萬英鎊的資助,條件是學成後必須回國。杜加林對國外並不留戀,這個條件對她來說相當於無條件。如果沒有傅喬獎學金,她大概還在願意給她全獎的康奈爾熬夜寫論文,以她的水平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至少要五年。
美國當然也不壞,甚至更適合她,可她的心卻偏向了英國。
人並不一定會喜歡適合自己的東西。
她簽獎金合同的時候是報著回國報效的決心的。
可是誰想到,她才回國教書沒倆月,就陰差陽錯來到了民國,還穿成了傅與喬的太太,傅家現在的少奶奶。
歷史上關於這位少奶奶的記載並不多。她作為個體存在的價值被完全忽略,有限的資料都是關於傅與喬的。
關於傅少奶奶,杜加林印象深刻的有三點:
一是傅少奶奶同她一樣,也姓杜,就連生日兩人都是一樣的。
二是民國十一年,十九歲的杜氏與傅與喬在父母之命下成婚,新婚的第二天,傅與喬就漂洋過海去了英格蘭。
三是民國十六年,傅少奶奶於上海去巴黎途中遇難,她所乘的郵輪中途觸礁沈海。
在原配去世的七十年後,傅與喬於美國舊金山去世。這漫長的七十年裏,傅與喬雖與近代歷史上諸多知名女性有過緋聞,但並無再娶,膝下也無一個子嗣。死後財產都交由他名下的基金會處理,專作慈善之用。
坊間關於傅與喬的不娶有很多傳聞,大抵都是圍繞曾經滄海難為水展開的。但傅與喬的原配,也是他唯一的夫人,卻不是那片滄海。流傳最廣的那一版,是這樣說的:真正的滄海和傅與喬結識於留英途中,二人郎有情妾有意,就差一紙婚書。回國後,傅向原配提出離婚,無奈原配以自殺相威脅,遂只好作罷。滄海在民國十五年另嫁他人,次年,傅與喬夫人去世。造化弄人,有情人難成眷屬。自此之後,傅與喬便絕了婚娶的心思。
杜加林覺得這個版本未免太過知音,不過因為她對民國狗血三角戀無甚興趣,也就沒有詳細考察。誰料今天她卻成了狗血事件的當事人。
下了汽車,杜加林就被小翠扶到了住所,接下來的這幾天,她都是在這棟樓裏度過的。三餐和茶點都由小翠從廚房用食盒盛著送過來。也是在這幾天,她對傅少奶奶,也就是她身體的原主人,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。
傅少奶奶的秘密都藏在臥室裏那張描金漆拔步大涼床下面的抽屜裏。這張與臥室裏西式家具格格不入的床是她的嫁妝,四年前特意從南京運到上海的。
床下的紅木抽屜裏有四大本日記,從民國十一年一直記到了民國十四年,貫穿了傅少奶奶的全部婚姻生活。抽屜上掛著銅鎖,鑰匙壓在枕頭底下。
杜加林到傅公館的第一晚就發現了這個秘密。不過她第三晚才打開日記看,那時她對馬上回到2017年已經沒有信心了,被迫接受了自己是這個身子新主人的事實。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傅少奶奶,她這段時間都不能出錯。傅少奶奶從樓梯上摔下來當然不會立刻腦死亡,那麽她的靈魂到哪兒去了,莫非是穿到自己身上了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她辛苦多年取得的教職,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泡湯了。
但不管怎樣,只要活著就好。為了活下去,她就不能出錯。
托賴她讀博士時練就的閱讀能力,她只用一天時間就粗略看完了這四大本筆記,並提煉出了關鍵信息。
令杜加林驚訝的是,這個身子還是處子之身。傅與喬結婚的第二天就奔赴了英格蘭,結婚當晚他是在次臥度過的,那個新婚之夜對於原主實在稱不上愉快。
日記裏傅少奶奶稱傅與喬為那個人,對其怨言頗多。四本日記裏一共提了五十多次離婚,不過這些閃念都很快被打消了。
更令杜加林驚訝的是,這位少奶奶離婚的最大阻礙,不是囿於當時的婚姻觀,而是因為——錢。
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,在哪裏都不會有錯。
傅少奶奶的娘家杜家雖然也算中產之家,但和傅家這樣的大富之家沒得比。傅少奶奶在傅公館,獨自住二層洋樓,有單獨的丫鬟伺候,有專門的汽車接送,每個月還拿六百塊的月錢。而她父親,在省教育總會任職的同時還在東南大學做教授,一個月也不過拿六百塊錢。民國十四年,這絕對算是高工資了,當時上海一個工人的工資也不過二十來塊。
傅少奶奶這六百塊錢只自己來花,而她父親則要養家裏七口人。
主動提離婚,未必能拿到贍養費。她父親已經給了她一千多塊的嫁妝,自然不會再管她。她只有中學程度,到社會上也很難找到合意的差事,賺的錢沒準連石庫門的亭子間都租不起,怎麽能支持她奢侈的生活。
那個抽屜裏除了四大本筆記,還有一個本子專門用來記載傅少奶奶的衣服首飾。四年裏,傅少奶奶光是手提包就置辦了十多個,這些手提包有皮、紗、麻鉆、珠各種質地的,既有中式的扁圓形布袋,也有西式內鑲鏡子燈泡的手袋,不一而足。
哪怕擱到二十一世紀,傅少奶奶也算一時尚達人了。
為了這些衣服首飾,原來的傅少奶奶也是不肯離婚的。
可造化弄人,現在這身子的主人變成了杜加林。
傅與喬也算杜加林半個恩人,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。恩人要想離婚,難道杜加林能說不嗎?
她恐怕也只能說不了。
如果不穿到傅少奶奶身上,她當然是一萬個支持傅與喬的婚姻自由的。可她的靈魂如今附在傅少奶奶的身子上,她就不能單以自己的意志行事。
她自己是一時痛快了,可傅少奶奶萬一哪天靈魂回來了,發現身子在某個石庫門的亭子間,那不作孽嗎?
離婚與否,這個決定得真的傅少奶奶來下。她現在要做的是,在傅少奶奶回來之前,盡可能地維持原貌。
此時的杜加林天真地相信,她還能回到2017年,就像她小時候相信她媽會拋掉那個澳洲佬回國看她一樣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歐式高腳桌上的華生牌電扇呼呼地轉著,可這風力實在有限,無法驅散流竄在空氣中的悶熱。電扇是今年的新品,銅綠色的底座,鋁制的外殼裏有四片扇葉子。
杜加林站在穿衣鏡前,正在努力地扣香雲紗小馬甲的扣子,無奈胸前鼓漲漲的,最後一顆扣子怎麽都扣不上。這一年的上海還沒開展天乳運動,女子仍以束胸為美。等過幾年,隨著阮玲玉在電影裏佩戴義乳,胸罩才能流行開來。
杜加林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七天了,到現在她還是想不通自己為什麽穿到了民國。她一邊系著扣子,腦海裏又重現出七天前的情景。
七天前,她還在2017年,當時的她正在七教301上課,當她講到希波戰爭史第二卷 的時候,講臺上的燈管突然砸了下來,穩穩地砸在她的頭頂,杜加林頃刻就倒在了講臺上,那是她從牛津回國的第三個月,希臘史的課才講到第四周。
再醒來時她已經躺在法租界廣慈醫院的病房了,周圍白花花的一片,滿屋子彌漫著醫用來蘇水味,一個典型高盧人長相的白人醫生操著蹩腳的中國話對她說,傅太太你終於醒了。
“傅太太?”杜加林掙紮著坐起來,茫然地看著四周,床頭櫃上有面玻璃鏡,她抄起來照自己的臉,單眼皮腫眼泡,眼睛狹長眼尾略彎,標準的桃花眼。她本人可是大歐雙,好多人一看到她的雙眼皮就問她是不是在醫院割的。鏡子裏的人不是她,可她的靈魂確實附著在這個身體上。
當時的杜加林宛如哲學家附身,思考著最基本的哲學問題:我是何人?我置身何地?
她用並不熟練的法語問醫生:excusez-moi, en quelle année sommes-nous?杜加林學了六年的希臘語,對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也算有些了解,但這些僅限於閱讀層面,她幾乎沒開口說過法語。
醫生楞了一會兒才領會她的意思,從門口的報刊架上拿了一張法語上海日報遞給她。
上面的日期寫著: juillet 1925。
1925年?杜加林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,真的很疼,並非在做夢。
“少奶奶,你終於醒了。”床旁椅子上一個穿著翠色衣褲梳著麻花辮的姑娘邊揉眼睛邊說道,她剛才不小心趴椅子上睡著了,這時才註意到病人醒過來。
杜加林把頭轉向她,“我怎麽會在醫院裏?”
“您應該是不小心踩空,從二樓摔下來的,我發現您的時候,您已經倒地不醒了。我當時害怕極了,就去報告了老爺,是老爺派汽車夫把您送到醫院來的。”說話的姑娘叫小翠,是傅家的小丫鬟。
“可我怎麽什麽都不記得了?”杜加林一邊摸著頭痛苦地說道。話是假的,可痛苦是真的。
對於杜加林連自己都不知道是誰這個行為,醫生歸結為腦震蕩的典型癥狀,多臥床休息,不久就能恢覆過來。
醫生走後,只剩下杜加林和小翠在病房裏。要想知道自己是誰,只能從小丫鬟下手了。
“少爺呢?”小翠提了老爺卻沒提少爺,可有少奶奶就得有少爺,莫非這少爺沒了。
“少爺去英格蘭讀博士了。” 說著,小翠豎起三根手指頭,意思是去了三年了,“您真的都不記得了嗎?”
哪裏是不記得,明明是不知道啊。
在醫院裏,杜加林接受了自己靈魂附著到別人身體上的事實,但這身體的主人是誰,她是出院後才弄清的。
杜加林當天傍晚就出了院,她是坐黑色八缸七座林肯轎車回到傅公館的。這輛車在當時絕對算是豪車了,在民國十四年只有大富之家才開得起汽車,舶來的汽車貴,油費更是不便宜。雖然二十一世紀的油價總是被嫌貴,但跟民國一比,絕對是小巫見大巫。
杜加林那天從醫院出來就見到了傅老爺,也就是原主的公公。她從醫院由小翠攙扶出來的時候,傅老爺坐在駕駛位後面隔著玻璃窗同她點頭示意。雖然杜加林只看到了傅老爺的一張側臉,但她一眼就認定這是一個高大且氣派的中年男人。
司機下來為她開門,杜加林和小翠坐在第二排。
路上,傅老爺並沒有詢問她的病情,只叮囑她要好好養病。他並沒叫她的名字,而是稱她為兒媳。
傅公館在法租界的富人區,門口有四棵高大的廣玉蘭,院墻上釘著一塊牌子,傅公館三個字很是顯眼。院子由三幢仿哥特式的洋樓和花園網球場組成。正中的洋樓是三層,由傅老爺和他的姨太太們居住,左邊的兩層洋樓是傅家少爺和少奶奶在住,也就是杜加林即將要住的地方;右邊的那一幢主要用來待客,設有舞池臺球廳會客室等,後廚和傭人房隱在樓後。
快下車的時候,傅老爺同她說,念之已經從英格蘭啟程了,不久後就要回國了。
念之?傅念之?傅與喬,字念之。
莫非她穿到了傅與喬妻子的身上?
傅與喬是誰?近代歷史上的房地產大鱷,最早以私人名義大規模建造廉租房的人。在近代經濟史上,傅與喬是繞不過去的人物。
如果她沒記錯的話,1925年夏,傅與喬學成回國。
她不會記錯的,她怎麽會記錯呢?
杜加林的自信並非來自於她歷史系出身。
事實上,她對民國史的了解並不比其他專業的學生強到哪裏去。讀本科的時候,無論是中國史還是世界史,一涉及到中古史以下杜加林就失了興趣,後來去牛津也是研究的希臘羅馬史。關於民國的內容,她只在大二上學期的中國近代史必修課學過,還經常翹課。
但這一切都不妨礙她對傅與喬生平的熟稔。
中國的大學生,鮮少有不知道傅與喬的,幾乎每個大學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築和獎學金,而針對中國留英研究生的傅喬獎學金更是堪稱豐厚。
杜加林本科畢業後去牛津讀了四年phd。如果沒有傅喬獎學金,杜加林是不可能去牛津讀書的。英國大學的全獎對非歐盟的國際生向來不算大方,尤其是文科博士,杜加林並沒優秀到在牛津成為例外的地步,她只申到了ors獎金,雖然學費降到了和本土學生一個水平,但她仍舊付不起。父母各自組織家庭,她不能去麻煩他們,她手上只有老祖母留下來的一套舊房子,那是她的念想,也是不能賣的。
傅喬獎學金每年提供給她一萬英鎊的資助,條件是學成後必須回國。杜加林對國外並不留戀,這個條件對她來說相當於無條件。如果沒有傅喬獎學金,她大概還在願意給她全獎的康奈爾熬夜寫論文,以她的水平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至少要五年。
美國當然也不壞,甚至更適合她,可她的心卻偏向了英國。
人並不一定會喜歡適合自己的東西。
她簽獎金合同的時候是報著回國報效的決心的。
可是誰想到,她才回國教書沒倆月,就陰差陽錯來到了民國,還穿成了傅與喬的太太,傅家現在的少奶奶。
歷史上關於這位少奶奶的記載並不多。她作為個體存在的價值被完全忽略,有限的資料都是關於傅與喬的。
關於傅少奶奶,杜加林印象深刻的有三點:
一是傅少奶奶同她一樣,也姓杜,就連生日兩人都是一樣的。
二是民國十一年,十九歲的杜氏與傅與喬在父母之命下成婚,新婚的第二天,傅與喬就漂洋過海去了英格蘭。
三是民國十六年,傅少奶奶於上海去巴黎途中遇難,她所乘的郵輪中途觸礁沈海。
在原配去世的七十年後,傅與喬於美國舊金山去世。這漫長的七十年裏,傅與喬雖與近代歷史上諸多知名女性有過緋聞,但並無再娶,膝下也無一個子嗣。死後財產都交由他名下的基金會處理,專作慈善之用。
坊間關於傅與喬的不娶有很多傳聞,大抵都是圍繞曾經滄海難為水展開的。但傅與喬的原配,也是他唯一的夫人,卻不是那片滄海。流傳最廣的那一版,是這樣說的:真正的滄海和傅與喬結識於留英途中,二人郎有情妾有意,就差一紙婚書。回國後,傅向原配提出離婚,無奈原配以自殺相威脅,遂只好作罷。滄海在民國十五年另嫁他人,次年,傅與喬夫人去世。造化弄人,有情人難成眷屬。自此之後,傅與喬便絕了婚娶的心思。
杜加林覺得這個版本未免太過知音,不過因為她對民國狗血三角戀無甚興趣,也就沒有詳細考察。誰料今天她卻成了狗血事件的當事人。
下了汽車,杜加林就被小翠扶到了住所,接下來的這幾天,她都是在這棟樓裏度過的。三餐和茶點都由小翠從廚房用食盒盛著送過來。也是在這幾天,她對傅少奶奶,也就是她身體的原主人,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。
傅少奶奶的秘密都藏在臥室裏那張描金漆拔步大涼床下面的抽屜裏。這張與臥室裏西式家具格格不入的床是她的嫁妝,四年前特意從南京運到上海的。
床下的紅木抽屜裏有四大本日記,從民國十一年一直記到了民國十四年,貫穿了傅少奶奶的全部婚姻生活。抽屜上掛著銅鎖,鑰匙壓在枕頭底下。
杜加林到傅公館的第一晚就發現了這個秘密。不過她第三晚才打開日記看,那時她對馬上回到2017年已經沒有信心了,被迫接受了自己是這個身子新主人的事實。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傅少奶奶,她這段時間都不能出錯。傅少奶奶從樓梯上摔下來當然不會立刻腦死亡,那麽她的靈魂到哪兒去了,莫非是穿到自己身上了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她辛苦多年取得的教職,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泡湯了。
但不管怎樣,只要活著就好。為了活下去,她就不能出錯。
托賴她讀博士時練就的閱讀能力,她只用一天時間就粗略看完了這四大本筆記,並提煉出了關鍵信息。
令杜加林驚訝的是,這個身子還是處子之身。傅與喬結婚的第二天就奔赴了英格蘭,結婚當晚他是在次臥度過的,那個新婚之夜對於原主實在稱不上愉快。
日記裏傅少奶奶稱傅與喬為那個人,對其怨言頗多。四本日記裏一共提了五十多次離婚,不過這些閃念都很快被打消了。
更令杜加林驚訝的是,這位少奶奶離婚的最大阻礙,不是囿於當時的婚姻觀,而是因為——錢。
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,在哪裏都不會有錯。
傅少奶奶的娘家杜家雖然也算中產之家,但和傅家這樣的大富之家沒得比。傅少奶奶在傅公館,獨自住二層洋樓,有單獨的丫鬟伺候,有專門的汽車接送,每個月還拿六百塊的月錢。而她父親,在省教育總會任職的同時還在東南大學做教授,一個月也不過拿六百塊錢。民國十四年,這絕對算是高工資了,當時上海一個工人的工資也不過二十來塊。
傅少奶奶這六百塊錢只自己來花,而她父親則要養家裏七口人。
主動提離婚,未必能拿到贍養費。她父親已經給了她一千多塊的嫁妝,自然不會再管她。她只有中學程度,到社會上也很難找到合意的差事,賺的錢沒準連石庫門的亭子間都租不起,怎麽能支持她奢侈的生活。
那個抽屜裏除了四大本筆記,還有一個本子專門用來記載傅少奶奶的衣服首飾。四年裏,傅少奶奶光是手提包就置辦了十多個,這些手提包有皮、紗、麻鉆、珠各種質地的,既有中式的扁圓形布袋,也有西式內鑲鏡子燈泡的手袋,不一而足。
哪怕擱到二十一世紀,傅少奶奶也算一時尚達人了。
為了這些衣服首飾,原來的傅少奶奶也是不肯離婚的。
可造化弄人,現在這身子的主人變成了杜加林。
傅與喬也算杜加林半個恩人,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。恩人要想離婚,難道杜加林能說不嗎?
她恐怕也只能說不了。
如果不穿到傅少奶奶身上,她當然是一萬個支持傅與喬的婚姻自由的。可她的靈魂如今附在傅少奶奶的身子上,她就不能單以自己的意志行事。
她自己是一時痛快了,可傅少奶奶萬一哪天靈魂回來了,發現身子在某個石庫門的亭子間,那不作孽嗎?
離婚與否,這個決定得真的傅少奶奶來下。她現在要做的是,在傅少奶奶回來之前,盡可能地維持原貌。
此時的杜加林天真地相信,她還能回到2017年,就像她小時候相信她媽會拋掉那個澳洲佬回國看她一樣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